- Welcome to visit CYNDA !     TEL: +86-531-88818055
HOME > NEWS & MEDIA >
Details
中岛成子—一个人的抗日第三章险被腰斩
Posttime:2024-09-01 09:56:45    Author: Shandong CYNDA (Group) Co., Ltd.

年少童心的真情
         文/ 清  风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在历史上,客家人英才辈出,客家话在神州大地,甚致在亚太地区广泛流传。继承和发扬客家的传统文化,包括客家方言,是很有必要的。
       日前,我收到清风弟的一篇散文——《年少童心的真情》,并附《乡音之恋》诗一首,用了很多客家话方言(许多是用近似普通话发音)读后很感兴趣。  客家话是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传统文化。用词、发音简练、精妙,风趣、诙谐,往往又带有很多的涵义,十分奥妙,这是用“心”来表达的语言。 用家乡的客家话来读《年少童心的真情》诗文,让人感到十分亲切,还能勾引起封尘已久的年少回忆,如身历其境,有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感觉。
       为了增进客家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的客家文化,客家话方言,不去单纯追求“曲高和寡”的高雅东西,使它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的内涵,让大众能看懂、听懂。在这篇散文里,清风写了一首《 乡 音 之 恋》的诗,他要求我对和,为助兴,乃写了一首《岁月情怀》诗相和,现也附在本文中,请清风笑纳和指教。
       最近,应《客家文化》版主羊咩咩的约稿,为支持客家文化的发展,现将清风撰写的这篇诗文在本博客转发,祈望研究客家文化、客家话的专家和网友指教。——[华山博客按语]。


     乡 音 之 恋

       涯(注1)小时候,大概有六、七岁吧,好动似顽童。人晒得黑不溜秋,矮墩墩的,比同年的同伴矮半个脑袋。说话怕羞,有点纳木。读小学,在班里“梆猪尾”(注2)、大人讥讽为“大番薯”(注3)。
       好动的涯,爱凑热闹,常蛮橫地扑上“走单车”(注4)的阿叔背上,要亚叔“骑鸡公马里”(注5),让阿叔背着涯打转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挺风趣的。由于涯生肖属虎,生性好动,阿婆便给涯取了一个绰号——叫“黄斑老虎”。
       涯小时对什么都很好奇,喜欢打破沙煲问到底。记得有一次,涯在姐婆(注6)家,看到大南蛇、狗嫲蛇(注7)。同时还看到斑鸠、鹧鸪、屎缸刁(注8)……都会“生春”(注9)。牛会“生春”吗?涯的脑子里直打转,于是问姐婆:牛会不会“生春”?她当着大家的面,认真地盯着涯说:会的,明天一早尼(注10)就能看见!涯信以为真,第二天天一亮,便爬起床,直奔牛栏间,傻呼呼地趴在那里,认真地等着牛“生春”。姐婆喊涯“食招”(注11),涯还高喊:涯还爱看牛“生春”呐!等了老半天,牛那里会“生春”!下了一大泡屎尿。从此以后,涯就给他们留下了笑柄。
       童心少年不更事,通过这些事例,对以后的一些人和事,知识和经验教训在慢慢积累。为了寻求知识,不断地干着不同的“傻事”,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虽然涯会遭到母亲的打骂,叫涯“傻崽”,但涯心里清楚,为寻觅、渴望真知,单纯、朦胧追求真相的想法,涯根本也不在乎什么,而一直大胆地朝前走着不停。

       在孩童年代,还似原生态半丘陵的客家山村,山清水秀,也没什么好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封闭、枯燥、单调。但对年少的人来说,要玩的,要看的,要听的,还是很多的。

       春天里,农忙来了,年少的兄弟,常跟阿婆、阿妈、阿婶、满姑、阿姐们,帮忙“蒔田”(注12),“撑盆里”(注13)。大人休息时,涯就在田里摸田螺、抓泥鳅、罩“龐皮鯻”(注14)、捉“老蟹”(注15),塞满了“篓婆”(注16)带回家,用猪油、“必迟”(注17)香菜等调料在铁锅里炒来吃,吃起来,特香,有滋有味。
       酷夏,就到祖屋门前的鱼塘或到附近的雷公墩五华河游泳,那时学的是狗扒式的游泳。有一次,涯和堂哥到河里游泳,水流急,涯游泳技术还不行,结果被河水冲走,最后在堂哥的帮助下,在下游抓了一条小船,才平安无事。夏日听到蝉鸣,有时便用长竿绕蜘蛛网,做成黏胶,爬上树,专粘“知了里”(注18),装进竹笼,特别好玩。
       秋天,跟着大人去割禾。在割稻子后的稻田里捉“禾虾”(注19),就地用稻草点着火,烤来吃,香喷喷,很好吃。中秋节到,有月糕、月餠食;摘柚里,当足球来踢;还有爬上树摘龙眼,孩童最高兴;中秋节晚上点松光,考灯火,也很有风趣。九月重阳放纸鹞,牵着纸鹞线到处跑,看到涯放的纸鹞节节高,心中充滿着自豪。
       寒冬,过年了,这都是孩童们天天盼,年年盼的最喜欢节日。过年了,踏粄里(注20)、炸煎堆、年三十吃年夜饭。年初二,老老少少欢聚一堂,跟着阿公拜祖宗;放鞭炮、打“铁顿里”(注21),看舞狮里,乐得心花怒放。元宵节,吃元宵、赏灯。这些吊人胃口的活动,好玩、好看、又有好吃的,让口馋的年少“饿鬼里”(注22)难得高兴。初一、十五日,或过节还经常跟着阿婆、阿婶去求神、拜佛。有时,家乡塔岗下“打醮”(注23)、最爱看林华堂的“鬼里戏”(注24),涯混在人群中,从早看到晚,往往乐而忘返,“阿笃山歌裸朵术”,最让涯等小孩开心神往。

       平时,好动的涯,常爬山越岭、上树掏鸟窝,上山“喇松毛”(注25);有时和同伴翻杠里耍掍子,斗蟋蜶,“打累里”(注26);在小水溪里“捉滑哥”(注27)、到塘里摸虾公、到菜园“钓柺里”(注28)……都是小孩常玩、常乐的玩意。
       晚上,听老人说聊斋、”讲古典”(注29),讲三国、水浒、隋唐演义、三侠五义、西游记……。听讲古典,小孩最欢喜。哪些叔伯阿爷们讲古典,说的活龙活现,天花乱墜。让下面小孩听得入神痴迷,手舞足蹈,情不自禁。自比孙悟空,关公,张飞,赵子龙,薛丁山或李逵。好不热闹,多有意思、那么深情……。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凡是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总会凑个前、找个乐趣。涯就是从小不断地在接受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传统教育和启蒙,逐步成长的。在淳朴的、潜移默化的农村文化熏陶下,年少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直到现在,脑海里总有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乡音、乡情。回想起来,又是那么朦胧、甜美。
       涯年少是在农村山里长大的。喜欢听男女对唱山歌,那些动听、情意绵绵、真情流露的客家山歌,那些来自民间,来自男女老少、发自内心即兴唱出来的客家山歌,太美了!现在写诗作文,和山歌都有点缘分,客家山歌是大家写作的土壤、乳汁、意志和情怀。 今天,涯心里高兴,趁此用“下里巴人”的诗情,赋诗《乡音之恋》一首, 以聊童心故乡的情怀。

    《乡音之恋》

    风雨岁月眨眼间,童心年少不复还;
    乡音跟涯闯天下,“高山流水”渡关山。

  【附】:华山和清风《乡音之恋》的和诗:

       《岁月情怀》
           ——和 清风的《乡音之恋》

         华  山
   岁月情怀写春秋,故乡童心情难休;
   弄墨舞文春花发,彩绘夕阳乐悠悠。



  【注】:客家话方言的翻译


1、 涯——“涯”客家话的方言,“涯”就是指我
2、“梆猪尾”——考不过人家,总考末名
3、“大番薯”——大笨蛋
4、“走单车”——用自行车载客者
5、“骑鸡公马里”——小孩坐在大人的肩膀上
6、 狗嫲蛇——蜥蜴
7、 屎缸刁——在茅房里常见的小喜鹊
8、“生春”——下蛋
9、 姐婆——外婆
10、 尼——你
11 、“吃朝”——吃早餐
12、“蒔田”——插秧
13、“撑盆里”——指装有用人粪尿草木灰合成肥料的小木盆,挿秧时往往由小孩用双手撑着小木盆供大人挿秧时用
14、“老蟹”——小螃蟹
15、“龐皮鯻””——种斗鱼
16、“篓婆”——竹篓子
17、“必迟”——香花菜
18、“知了里”——蝉
19、“禾虾”—一种头尖尖的蝗虫
20、 踏粄里——用木制脚踏板安上石舂臼,舂糯米成粉,然后做成的糕点
21、“铁顿里”——鐵铸的特大鞭炮,要灌火药
22、“饿鬼里”——以前吃的油水少,小孩好玩、肚子极饿的摸样
23、  打醮——庙会
24、“鬼里戏”——吊线木偶戏
25、 “喇松毛”——用竹耙子耙地上的松针叶
26、“打累里”——打铜钱币
27、“捉滑哥”——捕塘虱鱼
28、“钓柺里”——钓小青蛙
29、 “讲古典”——讲故事
                                 2012年2月12日于广州
导的反对而不了了之的县一纺也终于倒闭了。 姝哪有时间搭理,只顾着喘气了。   绯红 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 。尖窄尖窄的、像把一整个八月十五的朗月之色逼在一条细缝里流泻——像眯着的眼里发出的仇恨之光。  

中岛成子—一个人的抗日第三章险被腰斩

  HEAD OFFICE
Head office: D/6th floor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Road, Jina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 R. CHINA
  SUBSCRIBE

Get products news, tip and solutions to your problems from our company.

© Copyright   Shandong CYNDA (Group)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